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 哪些行业向汽轮机余热发电招手?

    一、钢铁行业。在钢铁企业烧结、轧钢、炼钢等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合理梯级利用,采取余热发电、余热供暖等方式回收利用。

    二、有色行业。在电解铝、氧化铝、铜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利用有色行业烟气废热锅炉及发电装置,利用窑炉烟气辐射预热器和废气热交换器,来进行余热发电,可提高有色行业资源利用效率。

    三、水泥行业。对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废气余热以及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主可采取低温余热发电的形式,将其转为优质电能;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通过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加热生产介质等方式回收利用。

    四、玻璃行业。采用玻璃窑余热综合利用、全氧燃烧、配合料高温预分解技术,对浮法玻璃生产线低温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玻璃窑熔化工段窑头与烟囟间排放的烟气余热,通过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回收利用。

    五、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矿井水、矿井通风乏风、压风系统等排放或产生的低温余热资源,可通过可利用的余热来发电,以实现合理梯级利用,满足制冷、供热场所的需求。

    六、石化行业。应用先进煤气化、先进整流、液体烧碱蒸发、蒸氨废液闪法回收蒸汽等技术以及新型电石炉、硫酸余热发电等装备,采用氯化氢合成余热副产中高压蒸汽、真空蒸馏、干法加灰、黄磷烟气回收利用、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等技术,对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七、印染行业。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采用高中温废水废气热能回收利用、高效节能复洗等技术以及高效节能纺丝冷却、纺丝热媒循环供热等技术及设备进行利用,可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八、造纸行业。通过锅炉压差发电等余热回收利用方式,对造纸生产环节开展全封闭气罩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加快蒸汽回收技术在化机浆生产中的应用,来运用余热发电。


  • 余热发电试运行前应做哪些准备?

    一、试生产前,余热发电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压力容器操作证),采用四班三运转,每值有4名员工(2名操作员、2名巡检工),全系统有1名专职化水员;系统采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现场优先的原则,操作员应熟悉工艺流程,不仅要在计算机屏幕上控制各设备、调整各运行参数,还应知道当前的屏幕生产状态与现场实际是如何对应,知道利用屏幕所给的信息判断各设备运行状态,有异常时操作快而准确;巡检工应对工艺流程清楚,已接受过现场安全教育,有一定的设备维护经验。

    二、试生产前,已准备好锅炉运行规程、汽轮机运行规程、发电机运行规程、中控室运行规程,安全运行规程。

    三、试生产前,现场设备要做好卫生工作,安全器具完整,巡检工器具及常用维修工具准备完善。

    四、现场仪器仪表数值和中控一致,所有控制、联锁关系符合工艺要求,紧急停车及联锁准确可靠,PC系统指示故障点、报警信号可靠。

    五、要求具备的条件: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全部电气试验(静态)工作已完成;继电保护、电气仪表及自动装置校验工作已完成,经传动试验证实动作情况正常;锅炉、汽轮机部份等已具备开车条件。

    六、试生产前,软化水系统已能正常使用,安装单位已对AQC、SP锅炉进行煮炉,所有安全阀已经调整校验完毕,主蒸汽管道已经冲管、循环池管路系统已经清洗预膜完毕,循环池注满水。

    七、生产前,已获得供电部门的并网许可。


  • 余热发电应用于企业的技术有哪些?

    一、在钢铁行业,逐步推广干法熄焦技术、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纯烧高炉煤气锅炉技术、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技术、转炉负能炼钢技术、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技术。建设高炉炉顶压差发电装置、纯烧高炉煤气锅炉发电装置、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燃汽轮机装置、干法熄焦装置等。

    二、在有色金属行业,推广烟气废热锅炉及发电装置,窑炉烟气辐射预热器和废气热交换器,回收其他装置余热用于锅炉及发电,对有色企业实行节能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三、在煤炭行业,推广瓦斯抽采技术和瓦斯利用技术,逐步建立煤层气和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达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煤层气50亿立方米,利用率100%;井下抽采瓦斯5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

    四、在化工行业,推广焦炉气化工、发电、民用燃气,独立焦化厂焦化炉干熄焦,节能型烧碱生产技术,纯碱余热利用,密闭式电石炉,硫酸余热发电等技术,对有条件的化工企业和焦化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五、在其他行业中,玻璃生产企业也推广余热发电装置,吸附式制冷系统,低温余热发电-制冷设备;推广全保温富氧、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熔窑,降低烟道散热损失;引进先进节能设备及材料,淘汰落后的高能耗设备。在纺织、轻工等其他行业推广供热锅炉压差发电等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鼓励集中建设公用工程以实现能量梯级利用。